70年,南阳!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
“山南水北为阳”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70年来南阳从百业待兴走向繁荣振兴从内陆封闭走向开放创新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让我们跟随照片感受70年来南阳的沧桑巨变20世纪60年代末,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部
20世纪70年代末的南阳机场
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五层楼”曾为南阳城区的标志性建筑
1979年7月1日,南阳汽车站投入使用
20世纪80年代的南阳汉画馆
20世纪80年代初潦河上的小木桥
1987年创办的南阳大学(现南阳理工学院前身)
位于人民路上的南阳市体育场,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南阳城区唯一的大型运动场所
20世纪90年代的“小西关”
昔日的白河帆影点点,居民过河靠摆渡
河南天冠集团创建之初的企业原址
修复前的南阳府衙大门
时光的分隔线
家国70年煌煌巨变写满了南阳广袤的大地城市马不停蹄地一路向前将一次次嬗变的轨迹深深地融入城市肌理的大街小巷中白河岸边的南阳城如意湖春景卢国伟 摄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曾哺育出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等历史名人涌现出军事家彭雪枫、哲学家冯友兰作家二月河、发明家王永民等现当代名家武侯祠医圣祠汉画馆南阳府衙烙画技艺
南阳强力实施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两轮两翼”战略重抓重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航拍南阳秋收美景宋佳音 摄
南阳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河南南阳淅川丹江大观苑桔林硕果累累王中举 摄
南阳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主产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淮河的源头航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李富华 摄
为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
南阳人民舍小家为国家
搬迁移民16.5万人
铸就了
“大国统筹、人民至上、
创新求精、奉献担当”的南水北调精神
一泓清水送北方
碧波荡漾、清澈甘甜的丹江水
南阳美丽的移民新村
南水北调库区五彩缤纷秋意浓盛大体育_最新官网王中举 摄
南阳天生丽质、资源丰富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南阳独玉系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色彩斑斓素有“东方翡翠”之称
南阳镇平国际玉城
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
南阳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焦柳、宁西铁路在南阳“十字”交会蒙华铁路、郑万铁路即将通车高速公路路网持续加密中部地区一个新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焦枝铁路和宁西铁路在南阳交汇
南阳姜营机场
南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26公里,是国家公路交通枢纽城市
即将投运的郑万高铁南阳段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千余年的耕作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明和舌尖上的乡愁特色美食——扣碗特色美食——肉片汤
一碗碗烩面,成为南阳美食文化的代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世界月季名城
荣誉的背后
是南阳70年发展成就的缩影
已封关运行的南阳卧龙保税区
全国最大的光学镀薄膜生产企业、国际著名的光学冷加工基地—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
月季之城——南阳
南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享受美好生活
全民健身 蒋宁宇 摄
建设中的大美南阳
南阳“鸟巢”美丽夜景
南阳大桥夜景
70年造就了一个令世人惊艳的南阳南阳市区景色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崔培林 摄
70年,江门!
70年,株洲!
70年,延安!
后台回复关键词“70年70城”即可欣赏往期城市美图
内容: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图片: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南阳市委宣传部、南阳报业传媒集团
责编:王子墨
编辑:朱晓帆